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创业投资

大客户、大股东陷诉讼风波 扬瑞新材能否越过IPO障碍

11-02 发布 458 次浏览 创业投资 信息编号:141

报错/举报

大客户、大股东陷诉讼风波 扬瑞新材能否越过IPO障碍

第一大客户陷诉讼风波,大股东曾陷诉讼风波,扬瑞新材周四能否越过-O“障碍”?   来源: -O日报  7月18日,江苏扬瑞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扬瑞新材”)将上会,拟登陆创业板,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00万股,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%。  -O日报发现,扬瑞新材的大股东曾陷不正当竞争诉讼,而公司是否能持续盈利存疑。  01大股东曾陷不正当竞争诉讼   据了解,扬瑞新材成立于2006年7月,由陈勇、钱玉虎、姚国兴、方雪明、胡逢吉出资设立。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,陈勇持有扬瑞新材60.1%股权,为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。  需要指出的是,陈勇曾涉及一起不正当竞争的诉讼案件。  招股说明书显示,陈勇在1998年11月进入苏州PPG包装涂料有限公司(下称“苏州PPG”),并于2012年离开苏州PPG。  需要指出的是,PPG是1883 年设立于美国匹兹堡市的全球性工业涂料企业,于1945年在纽交所上市,且与扬瑞新材互为竞争对手,而苏州PPG是PPG在境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。  也就是说,陈勇在任职于苏州PPG时,就已经设立了扬瑞有限(扬瑞新材前身)。  对此,2014年3月,苏州PPG向苏州市虎丘区人民-提起诉讼,2007年1月陈勇与苏州PPG签署了有关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条款,但陈勇2006年7月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设立了扬瑞有限,被告扬瑞有限的业务和产品与原告相同或近似,因此原告认为陈勇为扬瑞有限谋取了属于原告的商业机会,构成不正当竞争,请求-判令扬瑞有限及陈勇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,并向苏州PPG赔偿损失50万元。  需要指出的是,-O日报查询发现,除了陈勇之外,扬瑞新材创始人方雪明、胡逢吉(分别为扬瑞新材的第三大股东和第七大股东)也曾在苏州PPG任职,目前扬瑞新材核心人员中的徐凯、朱正元也曾在苏州PPG任职。  然而,2015年6月,苏州PPG撤回了上述诉讼。  那么,为何苏州PPG会撤回诉讼?  除了上述情况,-O日报还发现,2013年10月,扬瑞新材创始人之一的姚国兴因病去世,其妻蔡以红依据法律规定享有姚国兴所持扬瑞有限50%的出资额,合计扬瑞新材2.5%的股权。另依据苏州工业园区人民-民事判决书,蔡以红继承姚国兴所持扬瑞有限50%的出资额,合计扬瑞新材2.5%的股权。  2014年9月,扬瑞新材股东会通过决议,同意蔡以红继承姚国兴所持有的扬瑞有限的全部股权(5%的股权),成为公司的新股东。  对此,-在反馈意见中要求扬瑞新材说明股东会决议与-判决不一致的原因,以及蔡以红继承姚国兴全部股权的合法合规性、是否存在纠纷及潜在纠纷。  02持续盈利能力受挑战   据了解,扬瑞新材主营业务为食品饮料金属包装涂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主要产品包括三片罐涂料、二片罐涂料和易拉盖涂料等,最终应用于包括红牛、养元、露露、旺旺、娃哈哈、银鹭、加多宝、王老吉、雪花啤酒、百事可乐等饮料、啤酒、食品的金属包装。  2015年-2017年,扬瑞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504.82万元、24189.42万元、26484.35万元,净利润分别为5474.06万元、6631.6万元、7354.52万元,营收和净利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。  扬瑞新材之所以能实现上述业绩主要依赖于公司的五大客户。  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5年-2017年,扬瑞新材对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427.68万元、17073.76万元、21085.62万元,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7.09%、70.59%、79.62%,近三年,扬瑞新材对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了6成,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,特别是在2017年占比已接近8成。  需要指出的是,扬瑞新材第一大客户奥瑞金面临的一起诉讼案件,可能会对扬瑞新材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。  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5年-2017年,扬瑞新材对奥瑞金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052.81万元、6969.2万元、11925.3万元,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3.5%、28.81%、45.03%,近三年,奥瑞金向扬瑞新材合计贡献了23947.31万元的收入,奥瑞金对于扬瑞新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  然而,在2017年7月,奥瑞金公告称收到北京市东城区人民-的通知,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向奥瑞金及其子公司提起民事诉讼,事项涉及奥瑞金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(“中国红牛”)的合作事宜,该案件目前处于中止诉讼状态。  对此,扬瑞新材表示,由于目前奥瑞金对中国红牛的销售达到奥瑞金总收入的60%以上,中国红牛对奥瑞金业务具有重大影响。目前奥瑞金生产经营正常,公司与奥瑞金的业务合作亦正常进行,但不排除未来该诉讼最终判决对奥瑞金生产经营不利,继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。